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到2025年,浙江将基本形成内畅外联、经济高效、泛在先进、安全绿色、整体智治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成2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左右交通圈”,实现5个先行引领,打造10大标志性成果,争创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省。
据了解,“十三五”期,浙江综合交通投资大幅增长,5年累计1.4万亿元、居全国第一;实现高铁陆域市市通、高速公路陆域县县通,内河航道所有设区市通江达海;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15.8%降至14.3%。全省综合交通统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初步实现“总体适应”基础上逐步转向“先行引领”,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浙江省将统筹综合交通各要素融合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重点聚焦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强化交通对重大战略支撑引领作用、打造现代运输服务体系、推动泛在先进的交通领域“新基建”、建立完善可靠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勾勒低碳美丽的绿色交通发展画卷和提升交通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先行官,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重要窗口”提供坚实保障。至2035年,浙江将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省,基本实现高水平交通运输现代化。
新增综合交通网总规模万公里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浙江将围绕基础设施、现代物流、出行服务、高质量发展、整体智治,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实现5个先行引领。
——基础设施先行引领。全省将新增综合交通网总规模约1万公里,基本建成“六纵六横”综合运输通道,形成以四大都市区为核心的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轨道上的浙江”建设,实现市市通高铁。加密完善四大都市区快速交通环线,基本建成Y形内河千吨级主通道,基本实现全省航空服务全覆盖。
——现代物流先行引领。宁波舟山港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千万标箱级集装箱港区达到3个。建成亿人次级国际化空港门户,连接国际能力持续增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多式联运集装箱量、快递业务量持续提升。货运一单制服务体系落地见效,城乡物流节点县级行政区全覆盖。
——出行服务先行引领。到2025年,全省设区市中心城区快速通达路网和机场、高铁站等重要枢纽,城市中心至各城区基本实现1小时左右通达,中心城区主干道高峰时段车辆平均时速提高5%以上,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万里美丽绿道基本贯通,无障碍设施覆盖率显著提升,形成人民满意的高品质交通出行系统。
——高质量发展先行引领。构建浙江智慧交通云平台,基本建成高水平行业智库;优化运输结构,公转水、公转铁取得有效突破,营运车辆、船舶单位周转量碳排放持续下降;安全生产实现全链条闭环管控,半小时救援全覆盖。
——整体智治先行引领。力争交通领域整体智治水平在全国交通行业和省内政府部门间双领先;建成数字交通体系和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交通投融资、运输市场化、港口一体化、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突破,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综合交通法治体系。
建设交通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
聚焦争创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省,浙江将重点打造世界一流强港、“轨道上的浙江”、亿人次级国际化空港门户、现代化公路网络、枢纽上的城市、“四港”联动金名片、碳达峰先行领域、交通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平安交通建设样板、交通数字化改革标杆10大标志性成果。
根据《规划》,到202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和前三,新华·波罗的海指数排名进入全球前8;铁路和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6300公里,形成省域“1小时左右交通圈”、四大都市区“1小时左右通勤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进入全球前50大机场,基本实现全省航空服务全覆盖、市市有通用机场。
“十四五”期,浙江将加快建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共建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基本建成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打造“四港”联动金名片,单位货物周转量物流总费用下降超10%,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2%;实现公共交通清洁能源车辆全覆盖,综合交通体系碳达峰总体成效位居全国前列,乡镇三级公路覆盖率、山区26县高速公路综合密度显著提升,实现“大数据+网格化+全过程”闭环管理;打造综合交通产业创新高地,擦亮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名片。
到2035年,浙江将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省,形成“六纵六横”综合运输通道和以杭州、宁波(舟山)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与温州、金华(义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现代都市枢纽体系;全面形成高品质的三个“1小时左右交通圈”和两个“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周边国家2天、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城乡1小时、省内2小时、长三角主要城市3小时送达),为建设“重要窗口”提供全方位支撑。
来源:交通运输部